心灵驿站

打开心扉 善于倾听

发布时间:2016-12-13

浏览次数:607

来源:云开·kaiyun体育有限责任公司

点赞数:0

---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当读到第27页这段话时,我深深的被触动了。是啊,倾听,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们的学生常常在没有听清教师的话语后就急急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对于别人的发言充耳不闻。而作为老师的我们经常在听学生发言时,心不在焉地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办”,于是便希望学生的回答和自己的预想是一致的,当回答有一点偏差时只需一点点粉饰,而出现异向的回答时,我们会从容请他再作思考,请其他同学回答。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导致孩子们从最初的踊跃发言到最后的表情麻木、沉默不语,正常的课堂互动这条食物链断掉了……

多么令人痛心的局面,多么值得反思的教育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我们该从何做起呢?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这个孩子从从容容的把那个蝴蝶结扎好,用他5岁的手指。

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去等这个小男孩把花束束好,用他5岁的手指。花绳绕过来,刚好要系上的时候,另一端又突然滑走了。孩子,你慢慢来,在淡水街明亮的阳光里,在石阶上,等你把花束好,用你5岁的手指。”

龙应台的这些话,会不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呢?

快乐的课堂,轻松的氛围,真诚的交流……这些都是我们渴望的,和佐藤学先生提出的“润泽的课堂”是一致的。倾听是一种艺术,用心耐心的听;倾听是一种尊重,用心创造的听……让我们都能够互相倾听,学生能耐心的听明白老师的问题,品味其他同学的回答,老师能耐心的接受学生,不会因其回答问题声音小而显现出不耐烦的表情,不会因他们的回答和我们的预想不一样而打断他们去刻意的引导,试图去营造一种学生能够放下戒备心,放下警惕心,真正用心去体会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每个人的呼吸都是柔和的 、均匀的,大家真诚的交流,小声局促的回答是被允许的,不存在嘲笑,而是体会别人这么说的道理,这样,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加入到我们的交流中,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主动的去接受学习,接受老师。

目前就我们的现状而言,初三的孩子在课堂上基本上都是表情麻木,沉默不语,启而不发。原因有几:怕回答不好招致别人的嘲笑,怕别人说自己爱出风头,怕和老师的期待值不一样了遭到批评……让我们一点点的尝试着改变,还原一个淳朴的课堂,:一位如沐春风的老师,带领着犹如自己孩子般的学生,心无杂念的,真诚的交流着这节课所学内容,他们的眼神都是清澈的,他们的呼吸都是柔和的,他们的交谈都是和风细雨般的,他们相互倾听,相互探讨,每个人的存在都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不会因无话找话而紧张地中断自己的思维。

  教育的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教育的本质却是不变的:教书育人,教会他们如何做人。相信在这样的课堂中,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的心灵也会纯净许多,待人接物也会有很大改变,也会学会尊重别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会感恩的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时光不语,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