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驿站

觉 者 的 回 归

发布时间:2017-12-11

浏览次数:1546

来源:云开·kaiyun体育有限责任公司

点赞数:23

身处假期,意懒神闲,念及学校硬硬的阅读任务,顺手打开王维审老师编写的《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这是一部短文集,篇幅很小,言语温润,有高度有远方也有境界,侃侃而谈间,常常溢透出笔者的质朴和真诚。或许是专业性太强的缘故,这本颇具可读性的书读至过半便释手不问,不远不近地弃之案边,暗示着这里还有一项没有完成的任务。眼光继续在书橱里逡巡闲翻,搜索着与假期相匹配的消遣,最终拉出了丰子恺的《闲居》。如果用“大家手笔、高山仰止”的调门评《闲居》,显然暴露了我们自己的粗俗,因为丰子恺老先生文如其人、画如其人,谦卑恭谨所以不“大”,着笔家常巷陌所以不“高”,读《闲居》就是听先生聊天,一如青天行白云,卷舒自如中,满满地充斥着缘由“情趣”、“自然”牵扯出来的因缘智慧。

    《闲居》里有不少和教育相关的篇章或者段落,比如《我的母亲》、《我与李叔同》、《儿女》等,记述了许多充分具体的被别人教育或者教育别人的案例,借以几十年职业思维的惯性和敏感,立马觉悟出了某些思想雷同的元素,加上两位大师朴素无华的真挚表达,稍加回味,也便觅得《闲居》和《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在教育主张上的共通与倡导,温润如玉,熠熠闪光。从民国的艺术大师到时下的专家学者,他们对教育多方面的趋同,诱我把这些深受启蒙的阅读收获归纳为“觉者的回归”。

所谓觉者,用王维审老师的话来说就是有能力抛开外界的影响实现自我“内心的觉悟和觉醒”的人,丰子恺老先生更具体地从生活的角度把这种觉悟和觉醒划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住行,只要把这辈子搞得锦衣玉食、尊荣富贵就满足了;精神生活是指学术文艺,是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对事业的创作和欣赏,这是对事业的追求,一般人至此就满足了;灵魂生活是指宗教,那些脚力强大、做人做事认真严谨的觉者,登上第二层后,有了精神生活还不够,还要去探求人生的究竟,“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必须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觉者”会用“内省”释放出来的动力助推自己从第一层面走向第二层面,再从第二层面走向第三层面,或者直接从第一层面飞跃到第三层面。老师作为职业人,站在第二层面上,教育是老师的事业,我们如何“创作和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来实现精神生活的充盈和幸福,是我们内省和自觉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教育的实质是通过师生双向的开悟觉醒和同化浸润,实现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时常追问教育是什么?几十年而不得求解。泰戈尔对教育有着诗意的诠释,他说,“教育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那么,教育的本质就是尊重生命,甚至以生命呵护生命。这种尊重与呵护是双向的、流淌的。老师拥有强大的知识体系,拥有社会、国家赋予的各类教育资源,在身体和精神上呵护学生不受侵害,健康成长,这是老师的使命。而孩子们呢?他们保有“健全的身手和真朴活跃的元气”,有着与“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同等的地位(《闲居》),他们“明慧的心眼”能完全、明确地看到世间事物的真相,他们就是一面一面的小镜子,能反照出老师身上的污垢与尘埃,召唤着我们抖落尘垢,撇开凡尘的诸多诱惑,保有一颗明净的心。“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自然之状态与人文之传统相互辉映,一并激发师生共同去追寻那一脉相传的精神生命力,如树林成荫,大气古朴。这是《做一个不再困惑的老师》和《闲居》在教育本源上给我的启示。

    这么一想,教育无非这样:种下一粒向上的种子,陪伴、呵护它,看它破土、发芽、开花、结果,这个过程是老师和学生不断传递信息而彼此同化的结果,特别是老师,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言传身教,以自己的思维同化学生的思维,以自己的人格同化学生的人格,以自己的灵魂塑造学生的灵魂,以无声无息、自然而然的浸润,护佑孩子们成长。这就是老师最为原始、最为朴实的教育心,也是老师至本的魅力源泉。

    拥有本初教育心的老师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源于守护、陪伴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万般体验,来自种子发芽、开花、结果带来的的快乐与忧愁,所谓“桃李满天下”是老师耕耘的希望,有希望的日子是快乐的,老师的快乐,就在于为“桃李满天下”的未来浇水、施肥、遮风挡雨。这是老师与学生心灵的相遇,是教师价值的体现,是教育的过程,而非教育的结果。如果一味放大教育的结果,少了心灵快乐的传递,教育就定格为一连串量化考核的冷硬指标,如果这些数字指标喧宾夺主成为考评教育的主要内容,脱离了教育本真自然的轨道,那么这样的教育毫无疑问地是存在巨大缺憾的。

其次,我们尊重生命,就要尊重生命的差异性。

教育的创新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独立思考、综合判断而谋求学生个性化养成的创造性举措,让每一个生命都释放光彩,是教育的终极目的,也是假期阅读带给我的最大收获。

《速度与激情8》里有这样一个镜头,霍布斯教练以军训的模式在操场高效训练包括他女儿在内的女子足球队,队员们响亮的口号和整齐的动作换来了邻队球员的高调嘲讽,场面滑稽爆笑,娱乐趣味浓厚。霍布斯这样的教练,若是放在中国,根本笑不起来,因为包括你我在内,满地霍布斯,大家早已看成了习惯,这是中国教育界想都不用想的当然。

我不迷信西方的教育理念,但是,我们面对的学生和美国一样,也是独特的“这一个”。“孩子们就像田野里的野百合,透亮,洁白。没有人为的修饰,没有刻意的雕琢,他们是真正的孩子,而只有这些真正的孩子才拥有真正的童年”。我们尊重每一个孩子,尊重他们都是完美的、独特的“这一个”。如果每一个孩子都是山野里的一块田地,老师要问的是,这是一块什么样的田地?这块田地适合播种什么样的种子?我们如何找到适合它的种子?怎样让适合它的种子在这块田地里茁壮地长?用《回归真教育》的作者梁好老师的话来说,“总有一粒种子会开花”,“每棵小树都有存在的价值 ”,教育就是要为每个独特的“这一个”的成长创设条件,捍卫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尊严。

鉴于目前中国的国情,现实教育生活中,用一套固定教育模式,去规范,去约束,去要求,去改变个性迥异的孩子,是对孩子个性发展的戕害。教育的统一性对孩子成长的负面影响渐次泛开,教育不能“削足适履”,因为教育面向的是个性独特的“这一个”,而不是工业生产线上的批量产品。如若将学校变成车间里的流水线,将学生等同于产品的规格一样去打磨,那么,绝不是学校教育的成功,而是彻底的失败。当一盒粉笔只剩下清一样的白色,我们怎么画出缤纷的世界?当所有的田野种下的是同一种花朵,即便是漫山遍野的牡丹玫瑰,也弥补不了我们失去百花园的失落。所以,整齐划一的教育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严重误区,别让大一统、随大流抹杀了上天赋予的独特的“这一个”与众不同的个性。 

从现在开始直至未来,怎样在在大班教学中实现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教育思路,会不断地得到强调和重视,将成为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的重点课题。

    

    假期里通过阅读捕捉到许多可喜的信息,越来越多的教育界同仁开始关注教育的本源和规律性的问题,这是我们的社会从改革开放初时“选拔人”到现阶段“发展人”的转型变化带给教育的理念转变,从80年代课堂教学改革开始,我们跟着时代见证了中国教育万花筒一样不断发生的变化,多年之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在自觉自省中皈依教育的本源,甚至回溯到民国时期本真朴素、温暖真挚的平民教育,这是回归,也是升华,是在升华中回归,更是在回归中升华。

我们需要不时地回头看看走过的路,跑得太快,别把灵魂落下。尊重生命,浸润无声,当是教育的百花园里园丁觉者的终极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