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班主任工作室

我读《论语》

发布时间:2016-08-17

浏览次数:1306

来源:云开·kaiyun体育有限责任公司

点赞数:22

《论语》一书已有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虽然历经岁月侵蚀,染上历史的尘埃,却不掩其光芒。每一句话蕴含的意义都很深远,可谓字字珠玑。它深入浅出地告诉我们学习、工作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道理,涵纳丰赡,析理清明。《论语》中蕴含的古典教育思想已经圆润地融合成了现代教育方法,它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生根发芽并且成熟。在此,我浅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已经成为我们广大教师的形象描述。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诲人不倦指教师教导人特别有耐心,从不厌倦,是一种为师美德;循循善诱则体现教师的一种能力,一种智慧的表现,讲述了一种由浅入深的教育方法。

诲人不倦是作为一个教师的首要条件,面对这么多的学生,浮躁的心态难免会出现,这就是对教师耐心的考验,所以,诲人不倦便成了教师必须强化的一种素质。只有经历了诲人不倦的阶段,才会有循循善诱的运用自如。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有时候学生的问题是不能马上解答的,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是养成其独立思考习惯的最佳时期,这时,我们逐步地引导他,使之独立解答且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是教育应该达到的境界。

第二,有教无类。子曰:“有教无类。” 纵观《论语》,出现最多的思想就是仁,即爱人,而有教无类则是仁在教育方面的一个体现,爱学生是老师的天性。不得不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确实在资质、心理和个体特征等方面存在差异,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学习孔子“爱人”的思想,在学生心灵和精神生活方面对学生一视同仁。

追求公平在校园依旧是个受人热捧的话题。只有我们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会更加充满动力。如果我们老师只是偏爱某一个或者某一部分学生,这些学生则会产生一种优越心理,其身心很难均衡发展。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会产生逆反心理,师生感情很容易出现裂痕。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应爱生有道,不要溺爱,不要偏爱。每位教师都可以做到爱优等生,而且做得非常好,然而,用切实的行动扶持弱势群体更能促进班级整体水平的提高,用真挚的心善待弱势群体,尽量做到有教无类才能体现一个教师的人格品位。

第三,教育教学一定要因材施教。“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家喻户晓,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一直到现在也被广大教师实践者。因材施教,顾名思义,对待不同对象就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前提是要了解受教育对象的优点与缺点,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知其长解其短,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够更好地进行。

在工作的过程中,其实也碰到不少的例子。有的学生十分聪明但却只是活跃于课间,在课堂上却换了另一个样子。而有的学生只是一味埋头学习,却忽视了同学之间正常的交往,长期性格压抑,这是两个极端,都不可取。此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付出一番努力,对前者采用规劝,对后者采用开导方式。只有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他才能敞开心扉,畅快地与老师沟通交流,进而学习与休息均衡,学业与社交并行,从而达到更好地学习状态。

还有,教学相长对师生的成长影响深远。“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但事实上,《礼记·学记》是孔门弟子或再传弟子对儒家礼制思想的追记和总结。孔子在教学中,还常常注意师生之间的相互切磋,互相启发。“起予者商也”,就是说学生对孔子启发的一面,蕴含着师生之间互相学习的一面。教和学互相影响,老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是教学相长的含义,但是做到教学相长却委实不易。我们都知道,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大因素,只有学生喜欢老师,他们才会乐于学习。这就需要老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多花心思,同时也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考验与提高。

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止这些,仔细想想,这些思想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紧密相连。诲人不倦是基础,有教无类是心态,因材施教,循循善诱是方法,教学相长是境界。也许学生的逆反让我们苦如黄连,也许家长的责难让我们酸如乌梅,但无论怎样,我们都应该把关注学生铭刻在心,在他们的心灵撒下人性的关怀,在师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从而圆满地完成我们的教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