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驿站

构建润心养智的课堂

发布时间:2022-07-21

浏览次数:1022

来源:云开·kaiyun体育有限责任公司

点赞数:24

 ——读佐藤学先生《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一般情况,翻看有关教育教学类的书,大多只读个大标题,一目十行地浏览,能翻到篇尾的实在不多,假期里打开日本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跟着那些平实的文字,见识了许多不断创造奇迹的教室,竟然越读越安静,越读越有同感,也越发地找到教育的根本。以平和宽容的心胸护佑学生自由的心灵,以倾耳静听的心态启迪学生发自内心的共鸣,以平和真实的对话在交流中培植真诚, 从而构建“润心养智”的课堂,是这本书对我的最大教益。

    首先,润心养智的课堂里孩子们的心灵是自由的。

学生心灵自由是开启智慧思维的前提,是一种内在的思考环境,作为老师,要有胆量和肚量放手让孩子们在思维的海洋里自己去沐风、去踩水、去体验、去思考、去创造,让他在真实的实践、经历中去哭、去笑、去感动、去总结,这就是成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允许学生有差异,有不同,允许他们有强有弱,有快有慢,有完美有残缺,允许学生以独有的“这一个”真实地、自由自在地存在于教室,自由、自主地叩问自己的心扉,并与教室里的别个心灵发生交流、共鸣、甚至是撞击,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起码是民主和谐的,民主和谐的课堂处处洋溢着人文精神,它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自由思维和自由想象的空间,教室里的所有个体(包括老师)是平等的,这种平等是建立在彼此尊重人格的基础上的,特别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允许他们张扬个性,融入情感,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情意互动。只有这样关注心灵、呵护自由的课堂,每个人的呼吸才会变得柔和,老师和学生也才会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

    其次,润心养智的课堂里倾耳静听比什么都重要。

翻遍《静悄悄的革命》,里面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一个“静”,教育不是轰轰烈烈的打杀,是一种安静平和的润泽。佐藤学先生在书中说:“学生需要的是能从容平和地、安心地学习的学校,而不是一切都明确规定、热热闹闹的学校”。由此,我想,我们更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安静静、能够让他们真正静下心来学习的空间,一个“静”字,值得我们深深咀嚼回味。“在学生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教室里,能看到身体放松、轻松愉快、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感情的学生和静耳倾听学生轻言细语的教师。而在沉闷的教室里,看到的是学生笔直地端坐着,面无表情,老师也是用生硬的姿势,硬邦邦的语言控制着教室。教师的注意力一般只集中在讲课上,很少去关注听课过程中学生思想的起伏或学生想象产生的共鸣。而相互学习关系的建立,恰恰需要从教师用心倾听学生身体发出的无声的语言开始”。读到这一段,我开始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反思,拿书中的情况与自己的一些教学经历去对比,很多时候,害怕学生听不懂,过于要求孩子整齐的听课状态而疏忽了孩子肢体表达的心声,过于热衷课堂气氛的活跃而疏忽了“静静地倾听”才是最好的交流,过于要求孩子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而疏忽了孩子们的心理活动,这样呆板的课堂上交流的仅仅是知识,却疏忽了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流与培养,如果能像佐藤学先生说的那样:“这种倾听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呀’等共鸣共感唤起这些情感体验可以说是倾听学生发言的“理解方式”应具有的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追求的,不该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再次,润心养智的课堂里的所有对话都是真挚、真实、真心的。

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真实的环境里诉说真情,交流真知,倾听真言,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层面,这和佐藤学先生《静悄悄的革命》中的观点是一致的,是教育必须关注的基点。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别的东西,当一个人通过教育尽管知识渊博,但是连一个最基本的人的品质都缺乏,那么他的整个教育都是失败的;我们每天去学习很多的知识,但只有我们学会了做人,才能真正的掌握其他知识,才能使知识对社会有所用。这句话的本质是要求我们去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我们做其他一切的基础。

    《静悄悄的革命》带给我们一种冷静的思考,这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里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聆听学生与教师真实的声音。也许很多情况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很多改变也是艰难的,但既然有时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起码可以从自己能够操控的课堂变起,以自己微小的力量加入这场静悄悄的革命吧。